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于千百年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,歷久彌新,傳承至今。在濟寧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,運河之水如悠悠歲月般安靜地流淌,光陰中沉淀下的文化與技藝薪火相傳。傳說、戲曲、工藝……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里綻放,匠心與技藝代代堅守傳承。每一例“非遺”都是散落在市井民間的璀璨明珠,每一個傳承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。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“運河拾遺”系列報道,對濟寧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挖掘,講好非遺故事,讓非遺“活”得更加精彩。
2019年11月24日,山東濟寧,宋路敏在紙坊里撈紙。這種撈紙技藝使用珠簾,將槽內紙漿一層層撈出。
2019年11月24日,山東濟寧,紙坊村村民鄭公秀穿著防水服在水槽里撈桑皮。制作桑皮紙所用的桑皮需要經過長時間浸泡軟化。
2019年11月24日,山東濟寧,紙坊村村民鄭公孝察看桑皮紙晾曬情況。
2019年11月24日,山東濟寧,紙坊村里的年輕人加入撈紙隊伍。